close
情緒,EMOTION,好久不見。
第二年,我真正感覺到你的歸來,渾渾噩噩的一年沒有你,
第一次離別的痛哭;第二次電影的感動;第三次戲劇的震懾,
越來愈愛哭了我。
最近常跑圖書館,一借就是四、五本,還很缺德的一再續約,
藉由書中情緒化的字眼,想看到什麼,想得到什麼,
縱使是已看過的書,還是毫不考慮又借了下來,
在無限循環的情緒圈圈裡,心不斷被拍打,節奏漸漸鮮明。
大喜大悲大哭大鬧,早就在孩提時代被名為長大的美麗牢籠鎖起,
情緒不再是發自內心,對著想狠狠踹他一腳的人也能微笑,
僵硬的嘴角弧度,空洞的眼神,情緒可以捏造,
到處尋找可以真正發洩的地方,
有些人,一拍即合,不需要任何媒介,化學反應就可以順利進行;
有些人,方程式根本就不存在,添再多的物質都不會有結果。
漸漸的,為了維持關係,不存在的情緒開始醞釀,
那笑容背後不是憎恨,是無奈。
因為每個人都是如此,或許我也是對方想狠狠踹一腳的人,
兩個人卻開心的、平順的甚至像熟識多年的好友般在談天說地,
但,我想,這是維持世界平和的不二法門。
情緒,不是自己的,是因地而生,因時而有,
程式般的套用、讀出、釋放。
這樣的長大,要還是不要?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