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兩周的日子,今年第十六屆學生會主辦二零零九年成大學生論壇,邀請四位大師與學生代表進行對談。第一次,我一口氣就報名兩場。
功成在學  [3/19]    啟程,探究無限種可能   朱學恆
生成在樂 
[3/23]    沉澱,感受生活的美好   蔣勳

上星期四朱大師的演講,充滿批判和社會現實,雖然他說話很難聽但中肯。論述中充滿幽默的言論和發人省思的問題,這是場節奏緊湊的演講,激盪想法、探索很多事物另一層思考的模式。由於朱大師的演講高中就聽過一次,風格和內容就不想再贅述,最深刻的話大概就是:不斷的失敗,是為了讓以後的自己更堅強。或許是最近的種種事情讓我對這句話莫名的有感覺。

而今天,蔣勳大師的演說,我只想說大師終究值得大師的稱號。第一次感受到,大家都說蔣勳的講演能如何感動人心,甚至有人流下眼淚是怎麼回事。這次的學生代表表現沉穩許多,說話有講究節奏跟速度,拿捏的恰到好處,也沒有多餘的冗言贅字或無意義的發語詞,我還發現他似乎是我某個學伴(笑)。

一開頭免不了主持人開個楔子,學生代表和來賓分享經驗和感受,隨後蔣大師就切入主題。

既然主講者為台灣當代一流美學大師,免不了從"美"的這個主題帶入演講,這不是場對美的哲學理論、美的專業藝術觀,而是親切、貼近生活的美學分享和討論,甚而這些生命中的感受其實都是人生的一門課、一場修練。

美是什麼?就是不帶任何目的的快樂。美在生活中常常會與藝術連上,看似高不可攀的議題實則就在生活、就在人的五官感官,去品味生命的味道、去感受生命的課題。

蔣大師從人的五官感官作為主軸,也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視覺似乎是人對外界認識最依賴的感官,不過,視覺卻常常讓我們蒙蔽其他感官。眼前的一朵花,你何以知道她的名稱,不就是眼睛去判別而知,但是你會發現很多時候你會不自覺閉上眼,只因為你想聽清楚那旋律中的含意;閉上眼,品嘗食物在嘴裡咀嚼散發的芳香;閉上眼,享受花朵綻放的濃郁。人一出生其實最先開啟的是味覺和嗅覺,孩子還在襁褓中曾有一段時間不就是見到什麼東西就往嘴裡塞、往嘴裡放,那是他用他的味覺在了解世界;你是否曾經蒙著眼睛,來到一處清洗乾淨連片魚鱗都看不到,卻在五分鐘前是個人聲鼎沸的市集裡,你卻能分辨出這裡是賣蔬菜的攤位、那邊是豬肉的屠宰處,是不是香菜、蒜、薑、蔥的強烈氣味直貫你的鼻腔,是不是肉的腥味直衝妳的腦門?你用嗅覺去感受世界。氣味,是生命到最後留在環境的一種堅持。

聽覺,你可否曾經聽著音樂,而其中的音符、旋律撞擊你的身軀,讓你產生共鳴、甚至是情緒的激盪,你會流下眼淚?

味覺,不外乎就是甜、酸、鹹、辣、苦五種滋味。甜的味覺位在舌尖,是幸福、是溫暖的、令人眷戀的,孩子何以如此嗜甜?因為這是他們第一個感受的味覺,是被受寵愛的感覺,因此人對自己愛的事物不難想像都會以sweet 來形容,sweet heart 實為一例。再來是延伸到舌尖後方一些和兩側,是酸,酸是青澀的、是不成熟,青澀少年一詞便可窺探來源,而另一層意義可能是忌妒、是對事物的渴望,大概就是酸葡萄心理、說話很酸諸如此類,卻也何嘗不是一種激勵自己的方法?對事情有所寄望有所盼望,才會有得不到而產生酸的心態,會不會才有更多的熱情?鹹味,來到舌頭大部分的位置,血和汗不就是鹹味的最佳代表? 這是人生必經的道路,開始社會的生活、開始感受人生,每道菜每樣食物,哪個沒有加點鹽為之調合,一小塊鹹魚能讓你足足吃完四大碗白飯,耶穌也曾說過:沒有鹹味的鹽,哪能稱之為鹽?辣味,科學上沒有特定的味蕾接受器,是一種特立的、強烈的,一種與眾不同的味兒,蔣大師提到他母親特愛吃辣,尤其以朝天椒等極辛辣之物特別喜愛,已到一種成"癮"的地步,蔣大師當時十五歲的年紀常笑說母親的"癮"已為一種病態,還說自己絕不要吃苦,卻在許多年後發現自己的無知,殊不知母親喜吃辣的背後有多少對生命強烈的感受和啟發,知識產生的言論是自大的,感覺產生的言論是寬容的,另外還以紅樓夢裡鳳辣子的辛辣、潑辣和最後的毒辣來為辣味作另一種闡述。而人生終到最後,必嚐苦味,位於舌根,是一切一切的根基,是一種圓滿,而常與痛覺連在一起,蔣大師與母親最後的別離,是在大師懷裡安然離開,沒有這一場經歷,或許永遠沒辦法了解生命的最後是怎麼一回事,所謂苦痛就是如此吧!人在享受生命的五味雜陳後,最後終要面對死亡。

很可惜時間的因素,未能聽到大師對嗅覺及觸覺的體悟和想法,實在是此次演講的遺憾之處。隨後學代提問和Q&A時間裡,其中"忙"和"閒"兩字又是一門學問,我們是不是在奔波忙碌的生活裡只為貪心的想做好每件事,而讓自己忙得焦頭爛耳,只想著什麼還沒做,"忙",是已死的心,心已死,那麼多沒有目標、沒有熱情的事又怎麼能讓你得到什麼? 學會放棄一些,學會取捨。"閒",是在門後看月亮,像是學代曾經望著泰北的天空對滿天繁星的感動,放慢腳步,讓自己多一點時間享受事物、享受人生,你的生活會有很多不一樣,slow down and get more done.

這兩場演說實在是極端的兩場饗宴,一為步調極快的激盪,一為慢步調對快樂和美的感受;一為挑戰權威,對自己夢想的堅持和努力,一為生活較深層面的感受,兩場演講都相當有價值,不過最讚賞的還是蔣勳大師,一代美學大師,實至名歸。不過由於這次演講很傻的忘記帶筆,對於很多很多的想法和話語沒辦法一一記住再回來消化反芻,對於"美"的部分也很少寫出,實在是有些許的懊惱。

小時後,常會聽人家告訴我要會表達自己,一定要說出自己的看法等等諸如此類的話,但是,為什麼一定要讓別人了解甚至接受你的觀點,有時候,感覺和感動是沒辦法用言語形容的,為什麼不藉由這份感動來開啟你自己? 進而更了解生命的美,美是主觀的、是包容的。

最後蔣大師以自己寫過的詩句﹝願﹞來為此次論壇做總結:
我願是滿山的杜鵑      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
我願是繁星                  捨給一個夏天的夜晚
我願是千萬條江河      流向唯一的海洋
我願是那月                  為你,再一次圓滿
如果你是島嶼              我願是環抱你的海洋
如果你張起了船帆      我便是輕輕吹拂的風浪
如果你遠行                  我願是那路           準備了平坦     隨你去到遠方 
當你走累了         我願是夜晚           是路旁的客棧     
有乾淨的枕蓆      供你睡眠     眠中有夢     我就是你枕上的淚痕
我願是手臂      讓你依靠
雖然白髮蒼蒼     我仍願是你腳邊的爐火    與你共話回憶的老年
你是笑       我是應和你的歌聲
你是淚       我是陪伴你的星光

當你埋葬土中     我願是依伴你的青草
你成灰,我便成塵
如果啊,如果--
如果你對此生還有眷戀
我就再許一願--
與你結來世的因緣

第一次這麼氣自己忘記帶筆,第一次好認真好想聽完每一句每一字。

感動,難以言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unice Shen 的頭像
    Eunice Shen

    腳一墊,我想看到全世界

    Eunice S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